欢迎光临浙江城市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刘金权:智能化趋势会驱动汽车硬件的持续迭代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6月29日报道

6月27日-29日,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为“融合创新、绿色发展——打造中国汽车产业新生态”,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共商绿色发展大计,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6月28日下午举办的“多元共创—打造智能网联新生态”主题论坛上,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专显副总经理 刘金权发表主题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软件还有很多事情在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持续不断的优化,随着软件在车上,怎么样软件定义汽车未来,座舱的持续发展,对硬件也是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未来的汽车迭代软件会很快速的迭代,硬件会不会快速的迭代?硬件如何来助力车的发展?

我的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车显的趋势,可以看到上面一条线是汽车发展交互的过程,三个阶段。我更想讲的是下面这个,可以看到车某种程度上讲是不是在模拟手机过去发展的历程?十几年前手机是一个很小的屏幕,3寸的,苹果手机刚刚出来3.5寸,大家觉得好大的一个屏幕,今天来看手机形态在不断的快速发展,车随着智能座舱的发展,会快速的发生变化,随着场景和体验的发展。

两个大趋势,一个是智能化趋势,会驱动车里面的硬件,不仅是软件,硬件也会持续迭代。

另外一个是电动化的趋势,图上可以看到,2030年以后很多车厂的电动车覆盖率会非常高,到2040年燃油车是什么状态不太好说,很多车厂已经宣布了,可能那时候燃油车就很少了。

基于上面两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到车里面屏幕的应用趋势,有这几个趋势,一个是高清化,还有大屏化,还有多屏化,从仪表到中控还有一体化座舱,以及投影的显示,等等几个细分领域都可以在屏幕的应用上持续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尺寸偏小,分辨率偏低,到未来尺寸变大,到分辨率的持续提升,这实际上是在助力汽车智能座舱的体验和功能的提升。

我们总结了汽车里的屏幕应用趋势,有一个词叫CAPTURE,C是个性化的设计和成本,个性化的设计越来越重要,车厂越来越关心车里面的屏怎么放,怎么做更有科技感,怎么做跟车融为一体。还有一个是成本,随着屏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关键,我们非常的清楚。A是造型,造型变得越来越重要。P是性能,屏幕应用变多了以后对性能的要求,不管是光学还是可靠性,要求是越来越高,包括抗电磁环境应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T是人机交互,对屏来说,视觉获取信息比例,是所有感官里最高的,这里面怎么样人和车的交互,除了眼睛还有其他的触觉,还有指纹、人脸识别都会整合到屏的应用里。

U是超大屏,R是可靠性,电动/智能化在引领行业的趋势,可靠性和品质也成为我们要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这个不用回避,这是越来越重要的,尤其是屏变大了以后,对整个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还有新的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前面的同事讲到了,车里面的应用不只是我提的那五个方面,远远比那个多。

第二部分是解决方案。其一是显示效果,我们开发了几代产品,车里面的屏以前看到的中间有一个框,大家看到觉得档次不够高,未来是右边的状态,车里面的屏是一体的,跟车融为一体,或者是一体黑的,能看到非常有档次感,非常有科技感的东西。

屏亮的时候怎么样显示更好,包括画质,这也是我们用几代新的技术在持续不断迭代,不同的技术会给显示的效果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其二在高画质高性能方面,我们把屏的响应速度要持续提升,让它不管在常温还是高温低温下,显示效果要一样好,这是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其三是大屏方案,车里面的屏幕越来越大,最近发布的好几个车型,屏幕都是30到50寸以上,这对屏的整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车的工况环境下对可靠性和性能的要求持续提升的情况下,非常重要。其四是多种造型,车的毕竟空间有限,就像手机一样,早期3.5寸屏很大,现在发展到6寸多,你发现屏幕不能再大,再大手没法拿了,然后出来另一个造型,只能折叠才能拿下,车里面未来可能往这个方向发展,卷曲、折叠是不是可以放更多,如果不卷曲不折叠,这里面差不多是四五十寸到顶了,造型在车里面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已经有很多量产的案例了,市场上已经可以看到了一些产品。

第五还有一些新技术,刚才讲了我们在屏方面怎么样助力座舱的持续不断升级和发展,我们在很多新技术和新应用方面会持续努力,包括天窗的应用、侧窗的应用,还有调光的应用,还有隐私风格等等新的技术,都会应用,包括右上角的AR HUD,里面也有屏,屏是其中的光源组件之一。

第六个是去年成立的MICRO-LED生态联盟,联合产业上下游,如何一起打造汽车硬件生态,不仅软件需要联盟,硬件也需要联盟,如何让我们的产业链上下游,把我们的MIcro-LED下一代的显示技术推向行业的量产能力,助力汽车对新显示技术的需求,可以看到它相对来说技术的各个维度,现阶段除了成本很高、技术不成熟之外,其他的严格来说都是优点,需要整个行业持续不断的努力。

最后一个是大屏整合一体化的能力,从面板到外面的各个组件,如何做成屏在车里面,成为车里面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三部分讲一下天马在车载显示领域的实绩,天马做显示屏很多年了,最早是1996年从大众高尔夫(参数丨图片)第一款车型做起,现在屏在车里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多,有些车厂希望找我们直接沟通,因为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多,现在我们是多种业务模式都存在。天马是1983年成立的,我们是中国第一条显示屏生产线,相对于汽车的智能化、软件领域的发展来说,或者电动化来说,我们屏走得更早一点,起步得更早一点。

车载显示是我们天马非常重要的战略业务,产业基地遍布中国的很多地方,总资产是780左右,集团总资产将近1500亿了,这个产业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跟当下的芯片产业有点类似,屏这个产业走得更早一点,中国整个把屏这一块叫新型显示战略性产业,比咱们芯片走得更早一点,感觉芯片也在逐渐沿着类似的路发展壮大,我相信有一天芯片也会像咱们显示产业一样成为助力行业发展的强大产业,我们的技术通过过去十多年的努力,已经成功的、全方位的超越了,不管是技术还是全球所有的客户覆盖方面,已经全面超越了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竞争对手,上面的是我们天马过去的市场占有率,可以看到前年、去年是我们真正超越他们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我们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是全球第一。

这是我们主要的客户,全球80%的车品牌都有用到我们天马的显示屏,我们主要合作的是Tier1供应商,有一些车厂现在越来越觉得车用显示的重要,也有找我们直接合作,我们也在往这个方向去根据他们的需求努力。

最后讲一下产品覆盖,不管是在哪个方面,仪表、中控、抬头、后视镜方面,我们过去几十年加起来做了上千款车,不管是欧洲、美国、日本的几大车厂,包括中国全球基本上80%以上的品牌我们都有产品供应,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最后通过我们这么多年在屏方面深入的耕耘,我们希望随着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能助力所有合作伙伴和车厂,把座舱的体验做得更好,谢谢。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本报记者 李春莲 冯雨瑶2024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由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下游车企“价格战”向上传导,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持续升级,产能加速出清。前不久,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委会发出倡议,从产销两端主动控量、顺势减量[全文]
    2024-12-17 02:00
  • 日前,沃尔沃XC60 B5智远极夜黑版在2024广州国际车展正式上市,官方建议零售价42.59万元,限时感恩回馈价31.99万元。自2008年在日内瓦车展上亮相以来,这台来自北欧的豪华SUV便畅销全球,全球累计销量至今已超240万。2009[全文]
    2024-11-20 02:00
  • 据外媒报道,丰田汽车在美国面临一起拟议的集体诉讼,被指控其生产的九款叉车发动机存在排放作弊行为。9月22日晚,多位叉车购买者在旧金山联邦法院对丰田及其关联公司Toyota Industries提起诉讼。据悉,Toyota Industrie[全文]
    2024-09-26 02:00
  • 价格战持续上演,汽车销量却未能一路上涨。据中汽协数据,4月,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35.9万辆,同比增长9.3%,环比下降12.5%。聚焦车企,表现两极分化。从盖世汽车统计来看,约一半车企跑赢了大盘,而另一半则难言乐观,能够同环比一起上涨的仅有[全文]
    2024-05-16 02: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浙江城市网 zj.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