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城市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农发行梅州市分行这十年:用好政策,全力推动红色苏区振兴发展

“八山一水一分田”,梅州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域均属原中央苏区范围。梅州市分行立足本地山水林田资源禀赋,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格局,全力引入政策性金融活水,在“三农”领域刻下“农发印记”。十年间,该行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贷款133.42亿元、投放农发重点基金5.8亿元,支持省市县重点项目68个,全力推动红色苏区振兴发展。 

精耕粮食安全主责主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该行始终把保粮护粮的政治责任牢牢记在心、扛在肩,切实把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任务,全力保障地方购销储资金需求,守护好“梅州粮仓”。围绕粮食产销、加工、供给等领域,主动加强与地方粮油主管部门、重点粮油企业走访对接,及时掌握当前粮食生产形势、存储需求及资金缺口,加快各类粮油贷款审批投放工作,切实做到“钱等粮”。 

十年来,累计投放各级地方储备粮油贷款22.76亿元,投放大米、稻谷等市场化粮食收购贷款1.25亿元,促进了产销对接,为保护农民利益、保证粮食安全、保持粮价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主动服务地方储备粮仓储设施现代标准化建设,保障粮食储藏安全。自2015年以来,共获批仓储设施建设项目3个,累计投放贷款5940万元,促成建设梅州市本级、兴宁市、梅县区粮食仓库共19栋、仓储设施2.84万平方米,对增强当地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该行依托区域发展规划,积极为政企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十年来,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109.37亿元、投放农发重点基金5.8亿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提档加速。 

建设乡村,增色添彩。该行聚焦辖内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梅州“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累计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项目29个,投入信贷资金约43.49亿元。特别是支持梅江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累计投放贷款1.01亿元对老街传统客家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及优化提升配套基础设施,使其恢复“年轻时”的面貌,再现独具特色的民国风情。如今“颜值”不断升级的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展示梅州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

▲梅江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十三五”期间,为贯彻落实国家“棚改”政策,该行抢抓机遇,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全方位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着力推进地方棚户区改造项目落地。细数十年间,累计投放棚户区改造贷款19.84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项目6个,棚改拆迁涉及面积80.96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5649套,帮助2万多住房困难群众“出棚进楼”。从兴宁福兴安置区到叶塘安置区、从梅县新城大沙安置区到三丰安置区、从畲江梅兴新村安置区到兴宁共建安置区,一项项棚改政策举措在“一砖一瓦”中落地见效,垒砌起千万民众“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

▲兴宁市叶塘安置区一期项目 

百业勃兴,交通先行。该行支持的大埔县大麻镇莲塘韩江大桥工程项目,历时三年多,在2021年底建成一座满足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的桥梁,全长1.362km,累计投入贷款8342万元。小镇的交通方式迎来了巨变,结束了渡轮往返的历史,可缩短两岸路程约40分钟,极大便利了两岸的商贸联系及当地居民的出行。路网通达无疑是地方交通发展历程中最直观的“成绩单”。10年来,该行大力支持各县区农村道路建设项目8个,累放贷款11.08亿元,覆盖路网114公里。如今,一批批便利百姓出行和产业兴旺的交通项目陆续落地建成,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催生了乡村面貌的“美丽蝶变”。 

▲大埔县大麻镇莲塘韩江大桥工程项目 

助力红色苏区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优绿色金融,做足“生态+”文章,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勤下功夫,将更多金融资源精准引向绿色发展领域,全力呵护生态“颜值”。目前已累计向13个项目投放27.76亿元绿色信贷资金,切实以政策性金融力量厚植建设美丽梅州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多年来,重点支持了辖内丰顺县、五华县、蕉岭县等六个县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10个,累计投放贷款约21.24亿元,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55个,村级污水处理站1109个,铺设网管约8130千米,促使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有效保障当地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支持了五华县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累计投放贷款1.41亿元,促成16个主要镇村建设59座“四位一体”的园林式镇村垃圾中转站,以解决垃圾处理困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改善的是生态环境,提升的是百姓幸福指数,一幅山清、水秀、天蓝、人和的美丽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

▲五华县自来水厂扩建工程项目 

赋能农业特色产业兴旺 

“一支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该行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将“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园区”有机结合,通过多次上门走访、实地调研、开展座谈等形式,摸清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资金需求情况,择优支持了梅州稻丰、广东李金柚、丰顺凤畲、梅州建丰等多家实业企业,积极推动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等大宗特色产业发展,共同打造多彩乡村振兴新“苏区样板”。 

近三年来,该行累计投放涉农产业流动资金贷款1.28亿元,其中:支持梅州柚贷款2820万元、嘉应茶贷款300万元、客都米贷款4475万元、平远橙贷款2500万元,源源不断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农业主体茁壮成长。同时,抓住数字农业发展机遇,在2021年11月成功审批投放全省首笔“数字+农业”贷款300万元,树立了梅州市数字农业发展典型。

▲蕉岭县“数字+农业”试点项目 

践行普惠金融职责担当 

2020年初,面对突入其来的新冠疫情,该行党委主动作为、迅速行动,把支持疫情防控、提供金融保障作为最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前,率先返岗复工,并迅速启动信贷应急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高效促成救灾应急贷款5000万元审批投放到位。 

疫情就是勇往直前的命令,就是冲锋的号角。该行党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持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助力小微企业度过困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自疫情发生以来,全行累放应急贷款4032万元,累放复工复产贷款38441万元,累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2910万元,支持普惠小微企业9个。最大限度执行减费让利政策,主动减免各项费用累计33万元,贷款让利超110万元。今年以来,全力服务地方稳住经济大盘工作,积极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与梅州市政府基金工作专班、市发改等部门联合申报基金项目8个,获批项目7个、投放金额111991万元。一串串闪亮的数字,一项项“重量级”任务的完成,是该行高效驰援疫情狙击战的有力见证,也是彰显政策性银行“支农支小”的政治担当。 

回望十年,是满载收获的十年,深耕细作粮油、基建、产业等农业领域,贷出数百亿政策性资金,持续推动梅州“三农”经济发展。笃定前行,唯有实干。农发行梅州市分行将继续秉承“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更多新的篇章。(张慧珊)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为切实做好电力设施及公路设施的保护工作,协同推进电力设施建设进度,11月13日,国网长泰供电公司联合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长泰分中心共同到“长泰区新医院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送教上门,进行现场普法教育。宣讲现场,供电公司及公路分中心工作人员首[全文]
    2024-11-15 02:00
  • 近年来,宁城县供销联社坚持以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为中心,以乡级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建设工作为抓手,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为农服务领域,畅通流通渠道,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切实把为农惠农助农举措落到实处,以为农服务的[全文]
    2024-11-06 02:00
  • 为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金融知识素养,9月25日,建行枣强支行走进企业,向企业员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企业员工详细讲解金融基础知识及金融惠民利民措施,重点介绍了如何识别非法金融广告、“套路贷”、虚假征信修复等相关知识,增强[全文]
    2024-09-27 02:08
  • 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得走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如今,“到博物馆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们旅游生活的新方式。入口处观众队伍蜿蜒曲折排成长龙,展厅内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展品前人头攒动络绎不绝……今年暑期,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全文]
    2024-08-10 02:01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浙江城市网 zj.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