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城市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全国首场“农业碳汇交易助乡村 数字人民币万人购”活动举行

农业碳汇个人购 乡村振兴添利好 

全国首场“农业碳汇交易助乡村 数字人民币万人购”活动在同安区白交祠村举行。  (夏海滨 摄) 

见习记者 林健华 记者 卢漳华 

数万吨农业碳汇在昨天面对个人开放交易,创新地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6月5日世界环境日,在同安区白交祠村,全国首场“农业碳汇交易助乡村 数字人民币万人购”活动举行。 

在厦门市农业农村局、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同安区委区政府指导下,上万名个人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运用农行掌银数字人民币钱包线上购买莲花镇的农业碳汇。从预订火爆程度看,预计本次活动涉及的莲花镇34327吨农业茶园碳汇短期内将全部成交,开启了全国首创的“农业碳汇+数字人民币+乡村振兴”新机制。 

促进农民增收 

上万人购买农业茶园碳汇 

一个月前,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设立了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推动一家企业交易全国首批农业碳汇3357吨。这次情况不同,购买农业碳汇的主体是上万名个人。 

活动现场,中国产权协会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连炜为助力碳中和行动代表发放个人农业碳汇交易证书。本次活动吸引了青少年、教师、医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社会群体参与。 

“让村民认识到用空气也能够挣钱,更积极主动去了解和学习有关农业碳汇的知识,而不是依靠单一传统的农作方式获得收入。”同安区副区长王永欣说,将积极支持和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新途径,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不仅为莲花镇军营村、白交祠村、小坪村和西坑村等九个村集体增加了绿色收入,更是“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开启个人参与农碳交易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践行金融为民 

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场景 

厦门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胡泷珑攒下的数字人民币派上了用场。平时,胡泷珑变卖纸皮、矿泉水瓶等废品后,把收入寄存在妈妈的数字人民币钱包里。这次活动,胡泷珑就用她的“环保收入”购买了3吨农业碳汇,成为助力碳中和行动代表之一。 

市民许女士则表示,她在同安工作十余年,这次通过农行掌银数字人民币钱包购买了3吨碳汇,对支持同安村美、民富,非常有意义。 

长期以来,厦门农行以服务“三农”为本,以绿色为“靓丽底色”,积极发挥渠道、资金、产品及科技等优势,主动融入我市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厦门农行党委书记、行长吴刚表示,本次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合作,依托数字人民币新模式,推广农业碳汇个人购,旨在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服务村民增收致富。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发放的个人农业碳汇交易证书,采用区块链技术制作,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证书,最大的优势是安全可靠防篡改,可随时查看可分享,也可有效防止证书造假。 

厦门金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檀庄龙表示,下一步,金圆集团旗下的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将聚焦碳中和、碳交易领域,重点做好“一个中心(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两大平台(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三大服务(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生态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创新打造陆海联动增汇的厦门样板,为福建生态省和厦门生态城市建设贡献绿色要素市场的力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为切实做好电力设施及公路设施的保护工作,协同推进电力设施建设进度,11月13日,国网长泰供电公司联合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长泰分中心共同到“长泰区新医院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送教上门,进行现场普法教育。宣讲现场,供电公司及公路分中心工作人员首[全文]
    2024-11-15 02:00
  • 近年来,宁城县供销联社坚持以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为中心,以乡级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建设工作为抓手,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为农服务领域,畅通流通渠道,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切实把为农惠农助农举措落到实处,以为农服务的[全文]
    2024-11-06 02:00
  • 为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金融知识素养,9月25日,建行枣强支行走进企业,向企业员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企业员工详细讲解金融基础知识及金融惠民利民措施,重点介绍了如何识别非法金融广告、“套路贷”、虚假征信修复等相关知识,增强[全文]
    2024-09-27 02:08
  • 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得走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如今,“到博物馆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们旅游生活的新方式。入口处观众队伍蜿蜒曲折排成长龙,展厅内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展品前人头攒动络绎不绝……今年暑期,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全文]
    2024-08-10 02:01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浙江城市网 zj.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