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浙江城市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新成昆铁路首个春运持续火爆 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新华社成都1月17日电 题:新成昆铁路首个春运持续火爆 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谢佼

“新成昆,太火了!”新成昆铁路通车后的首个春运,每日输送旅客4万余人次,火到一票难求,有力拉动了区域经济。

今年春运,成都南站的春运场景。新华社记者谢佼 摄

在新成昆铁路北起点成都南站,旅客络绎不绝地进入候车大厅。这里每天到发50趟次动车组,候车大厅内仍座无虚席。不少旅客在站外刷新手机,查看候补车票。

为何如此火爆?从空中俯瞰,在西南磅礴群山间,成昆老线艰难回环,用8字形、蝶形等“展线”降低过山坡度;新线则逢山开隧、遇水搭桥,一往无前,速度陡然提升——成都至西昌最快用时由11小时压缩至3小时。

峨眉群山、大渡河峡谷群山、甘洛群山……车窗外光影闪灭,这些高耸入云的山峰,一穿即过。成都向南仅2个半小时,车已到越西。

凉山北部重镇越西县,群山环抱、物产丰富,汉武帝时设越嶲郡,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要塞。马帮蹄声散去,这里却因山势险峻,不通高速公路,不通动车。老成昆铁路越西县普雄站始发的慢火车,向北要走整一天才能到峨眉站。

人们的眉头曾是紧锁的。普雄站旁的呷古村号称成昆铁路上“彝绣第一村”,独有的“马齿纹”远近闻名,但绣娘们却不知如何绣出未来。“原来经济不好,外面人很少来,接不到什么活。”凉山州呷古彝绣非遗传承人为色阿比莫说。

越西向有“文昌故里”“彝族红军之乡”的美誉,但难为外界所知;即使知晓,也困于路途。这里是中国最后脱贫的地区之一。新成昆铁路开建的号子一响,憋着劲的人们就像听到了发令枪。

呷古村的名声迅速变成资本。当地党组织推动成立彝绣合作社,与北京服装学院签订战略联盟,2022年在北京时装周推出彝绣时装秀。现在高端订单纷至沓来,为色阿比莫的订单已订满全年,年收入6万余元,带动村里上百名妇女较高收入就业。村里的彝族风情民宿,春节前迎来首批租客。

“90后”越西小伙郝文忠2019年大学毕业,他没有留在成都,而是回家流转400多亩地,立志带领乡亲脱贫。他自费到中国农业大学进修,在北京回成都的动车上,都饥渴地“啃”着农学课本。

“如果不修新成昆线,我肯定不敢干。有这条路我就有信心。动车告诉我,国家需要我去哪儿。”郝文忠说,他建的“脱贫车间”种植甜苹果、甜白菜等特色品种,每年给乡亲们发工资20余万元,下一步将投资数百万元打造星空露营地。

客流就是信心。过去普雄站每天到发600名左右旅客,如今新成昆铁路越西站每天吞吐客流5000多人次,开通即饱和。

“刚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迎来新成昆铁路,越西乡村振兴将如虎添翼!”越西县委书记陈路描画着,这里盛夏日均气温20.5摄氏度,入选2022年中国“避暑旅游目的地”,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可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玩雪。预计到2027年,有信心较2021年经济总量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两番。

越西是新成昆铁路激发大西南区域经济活力的缩影。连日来,动车线路所经,彝海结盟地冕宁、月城西昌、钢城攀枝花等地市场繁荣商贸兴盛。仅西昌一地,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将从成都涌来22万人次,拉动当地旅游人次上涨三成。

速度感就是方向感!壮美的铁路线,联结着发达地区和脱贫地区,也联结着每一个勤劳的民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注重协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正在西南山区徐徐实现。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为切实做好电力设施及公路设施的保护工作,协同推进电力设施建设进度,11月13日,国网长泰供电公司联合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长泰分中心共同到“长泰区新医院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送教上门,进行现场普法教育。宣讲现场,供电公司及公路分中心工作人员首[全文]
    2024-11-15 02:00
  • 近年来,宁城县供销联社坚持以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为中心,以乡级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建设工作为抓手,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为农服务领域,畅通流通渠道,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切实把为农惠农助农举措落到实处,以为农服务的[全文]
    2024-11-06 02:00
  • 为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金融知识素养,9月25日,建行枣强支行走进企业,向企业员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企业员工详细讲解金融基础知识及金融惠民利民措施,重点介绍了如何识别非法金融广告、“套路贷”、虚假征信修复等相关知识,增强[全文]
    2024-09-27 02:08
  • 要了解一座城市,首先得走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如今,“到博物馆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们旅游生活的新方式。入口处观众队伍蜿蜒曲折排成长龙,展厅内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展品前人头攒动络绎不绝……今年暑期,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全文]
    2024-08-10 02:01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浙江城市网 zj.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