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渝厦高铁重庆段建设传来捷报:接触线架设进度已超过65%,吊弦安装完成45%以上,220kV断路器安装进展超70%,投光灯塔安装超55%……施工高速推进的背后,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所属项目部生产资源管理中心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工程的“中央厨房”,生产资源管理中心是一支由8名正式员工及若干劳务人员组成的高效团队,通过实现物资发放、验收、检验、仓储、加工、配送、回收等一体化管理,有力保障了渝厦高铁重庆段建设进度与质量的双提升。
原材料的及时到货,是确保工程进度的根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渝厦高铁重庆段资源管理中心主任张亚峰介绍,中心提前谋划,对各类物资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可直发作业队的成品类物资,中心与作业队材料员共同验收确认,在作业队驻地存放并开展相关电气试验;针对甲供设备、电缆等物资,由施工负责人、中心和作业队材料员在现场共同验收,检测合格后用于现场施工安装。
及时完成预配生产,是工序有效衔接的前提。张亚锋介绍,随着接触网施工作业的全面展开,中心通过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工作时间,确保人员24小时值守和机器随时运转,工程部技术人员完成计算后,中心随即开始预配加工,全力保障现场进度。
据悉,依托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全自动腕臂生产平台和传统腕臂制作平台,该中心不到两个月完成了1万多套腕臂的预配任务,平均每天加工量达到200余套;依托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吊弦加工平台,在技术员反馈吊弦测量数据后,中心第一时间开始制作,3台机器以最快40秒/根的速度,日均完成了15至16个锚段的吊弦生产任务,以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各类物料及时运送,是保障施工效率的基石。集中配送是现代化物流管理的集中体现,更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有力手段。中心根据项目月度施工计划,提前制定本月成品及预配产品的配送计划,按照各作业队所需物资类别、时间、地点,按期进行集中配送,杜绝各作业组占料、抢料现象。此外,山区施工长距离运输也给物资的按时配送带来了挑战,中心长期在租赁货车的选用上保证相对稳定、按月度进行增减,选派技术精湛的司机进行物资运送,确保物资运输安全与效率。
废旧物资有效利用,是项目降本增效的抓手。接触网流水线第一作业队负责人高飞解释说,针对废旧物资回收率要超过98%的要求,中心积极组织回收利用工作,将可再利用部分重新投入生产,既降低了废弃物排放量,又节省了新材料采购成本。项目自主研发的“标签+扫码枪+互联网+智慧物资管理+成套预配”的集成系统,实现了信息实时采集、数字出入库管理和精准统计,确保库存数量可控分配,避免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和浪费。
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渝厦高铁重庆段生产资源管理中心的高效运作,不仅满足了现场对于高效物资管理的需求,更为渝厦高铁重庆段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心负责人表示,将在渝厦高铁重庆段后续施工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工程高质量完成。(经济日报记者 顾阳)